共建国土相册:山河虽破,人心不灭;影像所至,皆为吾土!
1937年,战火席卷全中国,山河破碎,寸土寸血。人们无法亲临名山大川,却依然渴望看见祖国的模样。于是,从专业摄影师到普通民众,每一个心怀家国的人都举起相机,跋涉千里,将壮丽山河定格在胶片上。这些影像被送往全国各地,由报刊杂志刊登、读者投稿补充、民众传阅珍藏。每
1937年,战火席卷全中国,山河破碎,寸土寸血。人们无法亲临名山大川,却依然渴望看见祖国的模样。于是,从专业摄影师到普通民众,每一个心怀家国的人都举起相机,跋涉千里,将壮丽山河定格在胶片上。这些影像被送往全国各地,由报刊杂志刊登、读者投稿补充、民众传阅珍藏。每
当九月的秋风吹过华西坝的梧桐,我们站在和平年代的光影里回望:战火中的先辈们以知识为火种,在山河破碎的年代点燃了一个民族未来的光。 1937年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,平津、沪宁相继陷落,华北、华东各大高校面临空前危机。为存续中华文脉,在1937年至1945年间,一场
自1847年容闳赴美留学起,近代中国留学教育逐渐兴起并形成一定规模。然而,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,这场持续近百年的留学潮受到较大影响,逐渐趋于平缓。有学者指出,由于处在中华民族全力反抗日本入侵的特殊历史时期,这一阶段(1937年-1945年)的留学教育从留学
自1847年容闳赴美留学起,近代中国留学教育逐渐兴起并形成一定规模。然而,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,这场持续近百年的留学潮受到较大影响,逐渐趋于平缓。有学者指出,由于处在中华民族全力反抗日本入侵的特殊历史时期,这一阶段(1937年-1945年)的留学教育从留学